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从目不识丁到5代传奇,这个中国大家族,为什么(3)

来源:中国报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6-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p> ▲ 英若诚与母亲蔡葆真 就这样,年仅16岁英若诚就从圣路易学成毕业,进入清华大学外语系。 那年,日本人投降,二战结束,父亲英千里从监狱被释放

p>

▲ 英若诚与母亲蔡葆真

就这样,年仅16岁英若诚就从圣路易学成毕业,进入清华大学外语系。

那年,日本人投降,二战结束,父亲英千里从监狱被释放出来,英家短暂地享受了一段团圆幸福的生活。

此后英家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其乐融融的景象。

4

英若诚是在与父亲差不多的年纪,被捕入狱3年。

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动荡最具摧毁力的10年。

被捕的原因是他从中学到清华大学有不少外国同学,“外国关系”可以写满10页纸(实际原因是自1952年起,英若诚就在彭真的授意下,用联系外国友人和大量阅读英文刊物来了解西方动向,不料这些都成了他1968年被捕的罪名)。

他的妻子也在同一时间被抓了,女儿被送到内蒙古插队,7岁的儿子英达则沿街乞讨。

在最需要父母启蒙的年纪,儿女却无法享受家庭的影响和教育,英家“身教胜言传”的家风与文化到了英达这一代,事实上已被迫断层。

▲ 英若态与儿子英达。英达执导作品有《我爱我家》

面对这样的险恶环境,英若诚选择乐观面对。

他清楚地知道,监狱里大多数人都是被冤枉的,但还是很多人被逼疯或自杀,有的人为了抢饭吃,被打死了,最后也只被上报“生病死了”。

他在自传中写道:我们都在这场猫抓老鼠的游戏中扮演老鼠,可是我这只老鼠决定不那么容易被吃掉。

出于生存本能,他将坐牢当成了人类学的一道智力题,思考着如何与之博弈。

当别人被迫承认罪名时,他则通过与审讯员旁敲侧击来断定自己并没有实质性罪名,以此告诫自己不需要承担什么负罪感。

为了屏蔽外界所有扭曲的价值观,他尝试为自己找事做。

比如偷偷制作墨水毛笔,给室友画像,模仿毛主席的书法。

▲ 英若诚在狱中制作的毛主席书册

向监牢里的三教九流,请教各行各业的技术,如豆瓣酱、酿酒、孵小鸡、种葡萄、制作水泥。

甚至向神父学习法式奶酪,向医生讨教流产和阉割公鸡。

▲ 英若诚在狱中密密麻麻记录的各种技术

他几乎是绞尽脑汁学习周遭难友们的才能与智慧。

别人都认为一辈子出不去了,他却说,出狱后要给一家人找一条生活的途径。

他相信,世道总是会变的,尽管只是一点希望,也值得为之努力。

5

每一寸时光,看似无痕,实则锥心刺骨 。

多年后,乐观的英若诚始终对监牢中的苦难只字未提,以致于他的儿子英达一直以为父亲只是去“玩了三年”。

英若诚在那样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生存下来,不过是刻意淡去灰暗,用英氏的智慧展示生命的华彩。

出狱后,英若诚用英氏家传的“洋文”全身心投入戏剧文化事业。

1981年,英若诚因“伦敦音的英语”被《马可·波罗》制片人相中出演忽必烈一角,因此名扬天下。

▲ 《马可·波罗》先后在各国放映,并获得美国最佳电视剧艾美奖。英若诚被意大利评为“最佳电视男演员”,荣获“银猫奖”

他还演过贝托鲁奇导演的《小活佛》中的老活佛,《末代皇帝》中的监狱长。

▲ 《末代皇帝》中饰演婉容的陈冲叹道:“他英语真的是太好了,很多非常偏的词他都知道,就连生活在国外多年的人在这方面也无法跟他相比。”

另一个经典形象是《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利·罗曼,英若诚被导演阿瑟·米勒称为舞台上演这一角色最好的演员。

英若诚流利的洋文不仅在演艺上派上用场,他最大的贡献是翻译中西方戏剧文学。

英泽中的作品有诸如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赫尔曼·沃克的《哗变》、莎士比亚的《请君入瓮》、萧伯纳的《芭巴拉少校》、彼得·谢弗的《上帝的宠儿》等名作。

在翻译《哈姆雷特》中的“To be or not to be”一句时,他译成:“是生,还是死?”

此译句成为后世流传佳句。

▲ 《末代皇帝》在英国首映时,英若诚与戴安娜王妃、彼德·奥图

中译英的作品则有老舍的《茶馆》、曹禺根据巴金原著改编的《家》等。

但凡是英若诚翻译的剧本台词,都十分简练脆生。

演员一开口就能用,不需要做任何转化,连细微的语气他都能以戏剧整体情境来参照。

6

百年间,这个在晚清民国时期崛起的知识精英家庭,为中国与西方的文化、教育、演艺交流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英氏家族表。来源《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2009年)

文章来源:《中国报业》 网址: http://www.zgbyzzs.cn/zonghexinwen/2020/0628/349.html



上一篇:东方网:43.63%股份无偿划转至上海报业集团
下一篇:魔筷科技受邀赴上海报业集团分享直播电商行业

中国报业投稿 | 中国报业编辑部| 中国报业版面费 | 中国报业论文发表 | 中国报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报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