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百名记者进百村探访脱贫攻坚

来源:中国报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原标题: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百名记者进百村”探访脱贫攻坚故事村民一句感慨 记者灵光乍现 在孟津县小浪底镇上梭椤沟村,《河南日报》评论员刘婵(右一)在村民家采访。 河南日

原标题: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百名记者进百村”探访脱贫攻坚故事村民一句感慨 记者灵光乍现

在孟津县小浪底镇上梭椤沟村,《河南日报》评论员刘婵(右一)在村民家采访。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供图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百名记者进百村”大型采访活动自5月19日正式启动以来,选派116名青年编辑记者,在5个月的时间内深入全省上百个村庄蹲点调研,探访脱贫攻坚一线故事,把中原大地的点滴变化,汇成一曲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截至8月17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倾听河南脱贫故事·百名记者进百村”,已推出47期融媒报道,系列报道在河南日报客户端阅读量达130余万。

巧“立意”出“新意”

接到报道计划后,《河南日报》新乡记者站提交了7个村作为备选报道对象,其中包括封丘县李庄镇的搬迁村。新乡记者站站长李虎成说,最初选定封丘李庄,是因为它既有亮点又有故事——“三山一滩”搬迁工程是全省扶贫重点,位于黄河滩区的李庄镇是试点乡镇。

得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刘雅鸣要到新乡采访,李虎成既高兴又“压力山大”。压力主要是因为李庄“曝光度”太高了,要写出新意并不容易。5月29日,刘雅鸣和李虎成一行一走进堤湾村,就被一个热闹场面吸引了:全村村民几乎都聚集在村中心十字街头,兴致勃勃地看“榜”,东南角墙上的一块大大的液晶显示屏上,正在滚动播放村民的交款排号等信息,为下一步选房搬迁做准备。刘雅鸣当即带领大家挤进村民堆中,和村民聊起来。90岁的李秀荣老人在屏幕前一遍遍询问她儿子的选房号码,77岁的“1号”高明粉抱着胸、昂着头的自豪表情,都让记者们真切感受到滩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之情。

在竹岗村,他们走进56岁的脱贫户、回族村民苏大敏家,刘雅鸣和这个快言快语的农村妇女坐在石榴树下拉起家常。扶贫干部的名字和帮扶自己家的那些事儿,苏大敏脱口而出就是一大串。她畅想搬进新村的生活以及当场向镇干部申请摊位继续经营拿手的糖葫芦时,李虎成观察到苏大敏眼里一直闪着光,这让他深受触动。在和镇党委书记陈明的交谈中,陈明说:“家是群众自己的,具体搬不搬、怎么搬,光靠党委、政府拍板肯定不行,还得群众当家。”正是有着这样的群众观,建房过程中,工程质量咋样,建筑用料、电梯品牌甚至瓷砖面盆选哪家,怎么定价,都由群众代表全程参与决策、监督。

这些动人的细节给李虎成留下了深刻印象。刘雅鸣说,单独写每个现场、每个故事都能独立成篇,都是一篇好文章。在已搬迁到新区的曹文勤家,72岁的老人不经意间的一句感慨——从6里外当年“有女不嫁河滩小”的穷村破院,搬进如今水电气暖齐全并带电梯的新区,日子简直是“一步登天”!让他们一直苦苦思索的“立意”灵光乍现。刘雅鸣当即为报道提炼出标题——“六里路,越千年”。在铜瓦厢决口处,逐字逐句阅读纪念碑上的文字,刘雅鸣又提出“张庄李庄,渐变康庄”的记者手记主题,丰富了报道内涵,提升了文章立意。

通过此次采访活动,李虎成深深感受到,“进村”采访易,报道出彩难。“进村”只是“身入”,要想“深入”必须“心入”。作为党报记者,只有提高站位,才能在看似平常的表象背后,找到不一样的视角和惊喜。

评论员有新收获

刘婵是《河南日报》评论员,因为工作性质,下基层并不多,接到采访任务后,她担心下去会找不到感觉、挖不到料。为此,她专门找到之前读过的一本书《中国在梁庄》。作家梁鸿在书中写道:“我希望,通过我的眼睛,村庄的过去与现在,它的变与不变,它所经历的欢乐,所承受的悲伤,慢慢浮出历史的地表……”这让刘婵内心有了一个方向——不把这次采访当作工作任务,而是完成一次审视、一种冲动和一番感受。

6月17日,在孟津县小浪底镇上梭椤沟村采访一天返回县城的路上,刘婵脑海中就有了写稿思路,围绕黄河写这个村的生态、文化、经济,写村里人如何在河洛文化的滋养下脱贫致富奔小康,以小切口表现大主题、以小人物展示大情怀,当晚就一气呵成完成了文字稿。

刘婵次日回到郑州后,得知当天省长要去洛阳调研脱贫攻坚,报社重大策划《黄河大合唱的河南交响》也将于第二天见报,刘婵感觉有必要蹭个热点,于是立即和相关领导、同事沟通协调,取得支持和配合。当时已临近下班,文字稿虽打磨得差不多,视频却还没开始做。刘婵立即整理她拍摄的人物采访、人物特写、村容村貌、植被花草等视频素材,用了一个小时制作出一个3分钟新闻短片,并撰写出与视频匹配的配音稿,自己为视频做了配音。

文章来源:《中国报业》 网址: http://www.zgbyzzs.cn/zonghexinwen/2020/0818/485.html



上一篇:去中国美术馆看脱贫攻坚美术作品展
下一篇:深圳怀新:出身报业名门 打造专业投资平台

中国报业投稿 | 中国报业编辑部| 中国报业版面费 | 中国报业论文发表 | 中国报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报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